許爺爺的醫養時光:從“困境”到“舒展”的照護答卷
更新時間:2025-05-04 關注:4077
在安陽市殷都區人民醫院醫養結合科的走廊里,78歲的許大爺正扶著護欄緩緩踱步,步態穩健,陽光掠過他舒展的眉頭。但3個多月前的他,還因雙腿乏力、認知障礙被困病床,連自主起身都異常艱難。這段關于“走出困境”的故事,既是一位老人身體與心靈的雙重蛻變,更是醫養結合科“全周期照護”的生動注腳。
初遇挑戰:行動與認知的雙重枷鎖
2025年1月17日,許爺爺因子女工作原因、自身失能及認知障礙入住醫養結合科。 入院評估顯示,他下肢肌力僅2級,日常生活完全依賴他人協助,且因阿爾茨海默病頻繁在病區徘徊,多次試圖獨自搭乘電梯外出,安全風險高懸。 “第一次交接班時,爺爺對著電梯按鍵反復按動,眼神里全是焦急卻又迷茫,像個找不到方向的孩子。 ”護士長閆琪回憶道。
科室迅速啟動“安全防護+功能重建+情感連接”三維照護方案:在各通道安裝智能門禁系統,設置24小時動態巡視崗;由醫護團隊制定“步態訓練+認知刺激”計劃,從床邊坐立訓練到助行器輔助行走,從數字記憶游戲到懷舊物品辨識,為老人搭建能力恢復的階梯。
破局之道:從“安全防守”到“生命喚醒”
“鎖住的是通道,鎖不住的是對生活的渴望。 ”觀察到許爺爺常長時間凝視窗外活動的人群,護士們決定打破常規——每日午后由專人陪伴他到戶外散步。 首次踏出科室時,老人的手指因緊張而微微發顫,直到腳尖觸碰到地面的暖意、耳畔傳來鳥鳴聲,他緊鎖的眉頭才漸漸舒展。
持續的陪伴催生奇跡:第1個月,他在兩人攙扶下行走100米;第2個月,可獨立借助助行器前行;如今,已能在走廊自主行走2000米,甚至會在護士站忙碌時靜靜等候,待看到醫護人員稍閑便輕聲詢問:“你們忙完啦?那現在能出去走走嗎?”這份主動的“等待”,正是老人對醫護人員信任與依賴的溫暖表達。
醫養結合科:構建有溫度的全周期照護體系
許爺爺的轉變,源于醫養結合科 “醫療為基、照護為核、心靈為魂” 的服務理念。科室打破傳統養老界限,打造 “三位一體” 服務矩陣,為老年人提供立體化照護:
精準醫療保障
每周開展多學科會診,針對高血壓、糖尿病、認知障礙等慢性病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實現“床頭—檢查—治療”一站式服務。醫生在查房過程中,結合檢查數據與治療反饋,及時調整診療策略,確保老人在病房內就能獲得全面的健康管理。
全時生活照護
照護團隊嚴格執行每兩小時一次的病房巡視制度,每日為老人進行兩次血壓檢測。同時,提供 “七助” 服務,涵蓋進食、洗漱、如廁、用藥、翻身、穿衣及心理疏導等方面。針對吞咽障礙老人,定制專屬軟食套餐;病房鋪設防滑地面,全方位保障老人生活的安全與尊嚴 。
照護的本質:看見每個生命的獨特需求
在醫養結合科,醫護人員深知,真正的照護不僅是完成護理操作,更是關注老人的需求。記得有一次,許爺爺在散步時突然停下,盯著路邊的一朵小花出神,護士便陪著他靜靜欣賞,直到他滿足離開;還有當他記憶混亂找不到房間時,護士會拉著他的手,微笑著重復十幾次“這是您的房間”。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構成了老人安全感的來源。
讓晚年成為生命的“第二春天”
如今的許爺爺,每天最自然的動作就是站在護士站旁,靜靜看著醫護人員忙碌,直到有人抬頭問他:“爺爺,今天想出去走走嗎?” 他便立刻笑著點頭,主動伸出手——這雙曾經無力的手,如今正緊緊握著醫護人員的手,走向陽光明媚的庭院。
殷都區人民醫院醫養結合科用行動證明:當醫療照護與心靈關懷同頻,當專業服務與人文溫度共振,每個生命都能在晚年綻放新的光彩。這里的醫護人員始終相信,最好的醫養照護,是讓老人在被守護中重拾對生活的熱愛,在被看見中感受生命的尊嚴——正如許爺爺臉上日益燦爛的笑容,那是對“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暖”最動人的回應。
-
·河南省人民醫院名醫名家送健康義診活動在殷都區人民醫院順利開啟2024-11-27
-
·許爺爺的醫養時光:從“困境”到“舒展”的照護答卷2025-05-04
-
·守護“心”跳的臨時衛士——心內科臨時起搏器,為生命續航2025-05-04
-
· 殷都區人民醫院“五一”勞動節安全生產大檢查2025-05-04
-
·殷都區人民醫院婦兒健康管理中心孕期營養講座圓滿落幕2025-04-30
-
·殷都區人民醫院心內科護理團隊開展健康與安全知識講座2025-04-25
-
·【殷都區人民醫院】醫院版“種地吧”來襲!共赴一場春天之約2025-04-21
-
·殷都區人民醫院收到一封來自市長熱線的表揚信2025-04-21
-
·一位中醫大夫如何不用藥物來治療2025-04-21
-
·河南省人民醫院專家志愿服務團基層行在殷都區人民醫院順利舉行2025-04-21